中考地理复习18篇-九游会国际

时间:2023-09-12 09:30:05 来源:网友投稿

2023中考地理复习第1篇一.理解概念并及时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地理复习18篇,供大家参考。

中考地理复习18篇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篇

一.理解概念并及时消化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 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十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 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进行。

二.抓原理并注重理解

从 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 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 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

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三.注重地理的综合性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 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

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

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

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

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

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五.学习看地图说话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学会结合原理图、示意图及具体的地形图来记忆知识点,通过仔细观察地图将课本上的文字知识都实到图上,才是记忆的最好方法。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了培养查阅、填绘地图习惯,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六.提高运算能力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如下分类练习;

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

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

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垂直气温的计算。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昼夜长短的计算。

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

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七.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

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

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2篇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几幅重要地图,是做好中考复习,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提炼教材,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图,然后加以巧妙设计和加工,尽可能在“图”的基础上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的重点内容。以初中地理教材为例,精选以下图形:

1、中国政区图。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区的名称和位置;
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2、中国地形图。熟悉地形概况,对掌握各区域地形的特征,对了解气候的重要界线,内、外流域的划分,大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矿产、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对地形图要了解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划分,牢记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主要丘陵的分布及特点。

3、气候图。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气温图、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状况图。掌握上述气候图,对了解气候的空间分布与主要特征,了解区域地理的水文、农业等差异都有好处。

4、河流图。包括长江和黄河水系图,要求对比掌握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入海、流经省区和地形区、主要支流和湖泊以及水电站、上中下游的划分等。

5、主要铁路干线、重要城市图。铁路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两者放在一起,点线结合,学生容易掌握。铁路干线图要求学生掌握重要铁路干线,掌握南北向干线和东西向干线的汇合点,南北向干线与长江的汇合点,学会利用铁路干线作假想旅行,还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临海,临河,是否是铁路枢纽或港口城市。

6、四大工业区与矿产图。要把重要工业区与矿产相联系,掌握四大工业区重要工业中心及其矿产资源。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3篇

(一)对气候的影响

1促进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2对沿岸的气候产生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3产生厄尔尼诺等现象。

(二)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1寒暖流交汇处,饲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

2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形成大渔场。

(三)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1顺洋流方向航向能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只造成威胁。

(四)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4篇

1、讲清基本概念,夯实基础。考试中,许多学生极容易将相近、相邻的概念混淆在一起,还有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仅仅进行想当然的直观的理解,没有掌握概念的实质,有些学生随意缩小概念的,扩大其外延,或者反之,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相邻、相近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进行对比讲解。而这些知识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地位极其重要。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补充这些概念,否则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难点。

2、讲透基本原理,学会灵活应用。地理原理在初中教材中只有概括性、描述性地零碎提到,学生分散接受这些原理,学习效果可能较差。为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些原理整合归纳出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应用,这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以上两点主要是针对教师提出“讲”的要求,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练”的措施。

3、加强针对训练,掌握解题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中考指导》来训练。首先,教学生怎样审题,如选择题要会从题干中找准关键词,关键词即是考查的知识点。理解题意后,迅速从记忆库中提取与采分点相关的知识,再去查看教材、图册中有关的资料,最后提取正确信息做答。

4、加强读图训练,攻克学习难点。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读图分析能力一向是地理学科考查必考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以专题图的形式进行学法的指导。首先,仔细审题。要从试卷中呈现的地图加以定位。细读图下的说明,了解是哪一类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等。再对照教材和图册资料查找相应信息,再次认真读图。例如:地形图包括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其变式图地形剖面图。前者在平时学习中遇见的多,学生会依据颜色、高度表和图例来判读。而地形剖面图较陌生,教师要在讲清概念后,训练学生能将这两种地形图结合起来分析。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5篇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6篇

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计划。每年的地理复习时间通常只有两个半月,而课本有五本(包括乡土地理),时间相当紧,我通常这样安排: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第一轮的课本复习,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大约用一个半月(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每本用十天,乡土地理用五天);
第二阶段以做题练习为主,做题的同时对记忆模糊的问题随时翻阅课本(可以说是对课本进行了第二轮复习),大约用二十天;
第三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再回归课本进行快速复习,主要是根据做练习时易出错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一轮大约用10天左右。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7篇

不求甚解是非常明智的学习策略。我们在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全部掌握,总要有个过程,而且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决定了各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又互相铺垫的。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不同学科之间的进度往往难以协调,学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有好多难懂的问题成为障碍,如果这时候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不利于进一步学习。其实这样的问题人人都遇到。你没发现以前不懂的东西,今天回顾发现已经变得很简单了吗? 那么今天这些难点,在一段时间之后,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因为你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相关知识储备又增加了。所以适当的坚持,暂时弄不懂的问题适当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就会柳暗花明、恍然大悟。如果不暂时放弃或回避一下,可能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耽误了继续前进。就像运动员,有时候跑掉了鞋子,是顾不得捡起来的。

有些学习中的问题,适当的放弃和回避,真的是明智的选择呢。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8篇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只要我们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并把握住这些联系,纵然知识是千头万绪,我们也会记忆的一清二楚。相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一方面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丢三拉四,背了后面忘记了前面。地理学科知识纷繁复杂,千条万绪。学会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对于我们学好地理具有很大的益处。

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这么多的知识单凭机械记忆是不行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但这些丰富而纷杂的内容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呢?电视机前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试一试: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象这样是不是好记一些了呢?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9篇

1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锑矿,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

5、舟山渔场为我国第一大渔场。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

2地形图的判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5、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3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4、大洲分界线:

(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2)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亚、北美:白令海峡。

4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

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5地图知识点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0篇

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必要的练习,逐步培养自己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要通过对一些分析性、比较性、概括性、综合性较强的选择题和读图题、问答题的解答来进行综合分析 训练,做到分类熟悉范例,理清分析思路,掌握解题规律,逐步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题 ,要掌握它们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解题方法,从而逐步做到切题解答各类地理问题。要尽量避免写错别字,特 别是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方面的错别字。对那些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既不能等闲视之,轻易 放过,更不能采取畏难回避的态度绕开走,而是要特别认真对待,加强练习。只有通过练习,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才能摸索出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2篇

经常有人告诫你不要死记硬背,但又告诉你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但如果不记住一些知识,怎么灵活运用?

脑子中总要有些记住的知识才能运用,所以一定要死记硬背,如北极熊那样,先吃饱了再慢慢消化 ,像老牛那样,吃过后再慢慢的反刍,细嚼慢咽,消化吸收。而且死记硬背是要有较好的自觉性、良好的记忆能力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连该记住的都掌握不了,灵活运用就是一句彻底的废话。

所以,亲爱的熊孩子们,死记硬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正确的学习态度,是灵活运用的必要前提,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更是一种能力。只有落后分子才忽视死记硬背,只有懒虫才背不过,记不牢。

所以熊老师友情提醒:不能再用老师说不能死记硬背来当懒惰的借口。而且要“死死的背过,硬硬的记住”。背的多了自然胸有成竹,下笔有神助。依熊老师的经验,中考成绩高的同学,都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和好的记忆习惯,都是很能背的,而且他们不仅死记,还有笔记!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3篇

①暖锋坡度较小,约为1/150。其典型的云序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地面锋线附近为雨层云,在高层云处开始降水,多为连续性降水。如暖空气不稳定,暖锋上也可出现积雨云等对流性天气。在中国,暖锋较为少见。

②第一型冷锋的坡度约为1/100,其天气和暖锋天气相似,只是云雨次序和暖锋相反。在东亚,这种冷锋一般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是影响中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冬季的冷锋一般较强,影响范围较大,有时可达南海;而夏季冷锋较弱,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达到黄河流域。

③第二型冷锋坡度较大,约为1/70,它在近地面层处有时近于垂直或前倾。在地面锋前,多为对流性天气,有时伴有飑线,可产生冰雹、龙卷等剧烈天气。但因锋面的云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地形的影响更大,故在多山的中国,锋面的云系常常和典型特征相差较远。第二型冷锋在中国较少,春季见于长江流域,秋季见于黄河流域。

④静止锋的天气和第一型冷锋相似,唯云雨范围比较宽广,在中国华南的南岭一带和云贵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由于冷锋南下后受地形阻挡而呈准静止状态,可停留十天或半月之久,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⑤锢囚锋兼有冷、暖锋的天气特征。典型的锢囚锋在中国虽不多见,但在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冬半年常出现地形锢囚锋。

总结:如果空气比较干燥,锋面和密集的等位温面几乎平行;如果空气比较潮湿,它和密集的等假相当位温面近于平行。锋区的这些特征都说明锋面是大气斜压性集中带,是大气位能的积蓄区。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4篇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定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讯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5篇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门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xx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6篇

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谐音记忆复习法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呜呜大吐),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爬爬试吧)。

联系生活记忆法

地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很多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一些现象或者是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名词进行记忆。

加强练习,掌握解题技巧

在练习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专题训练,系统整合。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练,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要加强专题训练,系统地整合有关知识,使学生把知识网络化,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做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其次,要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地理试题不同的解题方法。图示法、排除法、推理法等。

选择题。要想拿高分,选择题的错误率要控制到最低,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知识点讲清、讲透,知识复习到位,讲练结合,力争让学生体验同一个知识点下派生出来的多个选择题。

读图填图题。解答读图题时,要始终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图上所示的内容来得出,尽量挖掘图中的信息,不能抛开题中条件和地图或示意图,只凭记忆的知识或想象来回答。作答之前,对题目的阅读要认真,对图的观察要细致,填写时要准确。最后要认真检查。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7篇

要对各类地理问题作出准确无误、完整清楚的解答,逐步学会审题,进而做到善于审题是关键的一步。审 题实际上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决不要认为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善 于审题既能避免重复、遗漏,又能提高答题质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题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 脑,清晰的思路。

一般说来,审题应做到:

(1)不急于作答,先将要作的题目全部从头到尾阅读一遍,看看 究竟有些什么样的题目;然后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确定先答哪些,后答哪些,作到心中有底。

( 2)在具体解答某题之前,再将该题仔细阅读一遍,弄清题目的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想一想从哪几个 方面进行解答?有几个要点?先后、主从关系怎样?用很短的时间理清思路,在心中拟个提纲,打个腹稿,做 到方向明确,胸中有数,为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做完试卷或练习以后,还要将各个题目和答案对照进 行系统检查,发现错漏之处,及时加以修改补充。总之,无论解答哪一类题目,都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 ,据题回答,切题解答,既不要下大包围,更不能丢三拉四。例如:问“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只需答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三大特 征,并简述其表面的主要标志即可;若问“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为什么?”则不仅要答出上述三点,还 要从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分别分析这三大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胸中无数,提笔就答,想到哪点就答到 哪点,势必造成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不得要领,或颠三倒四,重复遗漏,层次不清。

2023中考地理复习 第18篇

是不是经常有人告诉你,不要陷入题海战术? 说要讲学习方法,要高效复习? 可这些人是不是又给你印了好多卷子,买了好多教辅书?这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那到底应该怎么办?

当然是别听其言,只观其行了。不要贬低了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不是大海捞针,而是沙里淘金。这种战术可以让你更多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多的接触各种题型、更快的提高做题效率、更早的感觉出成绩的增长。这个世界上有天才,但没有一个懒惰的天才,爱因斯坦和牛顿,他们思考的时间、实验的时间,比普通人多得多。你想中考取得好成绩,就得多做题。学霸绝不是一天练成的,更不是一道题练成的。到题海中遨游吧,这是本领的展示,也是学习毅力的体现。当然“题海”也有优劣之分,你的老师会帮你把关,熊老师适当时候也会提供或者推荐。

虽然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同一位老师授课,但大家的基础是不一样的,现在社会补习的那么多,学习的进度也不相同了。所以要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制定大致的学习计划。熊老师有下面几点建议。

计划不要太细,但要坚持

比如目前离中考大约四个月,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四册书的同步练习看过一遍,回忆、巩固,发现疑难点。一旦发现,马上跟同学讨论,并向老师请教,不让问题过夜。

因为问题积累多了,会连带出更多的问题。每天都将问题搞清楚,后面的好多问题会迎刃而解。这个阶段建议用一个多月完成。即三月十号之前务必完成。

瞧,我们努力的同学们已经在寒假跟着熊老师把初一上册梳理完毕了,点击下两图看看我们都学了啥?

过关集锦一 过关集锦二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修改错误

老师布置作业是根据进度有计划进行的,练习题的选择也是有针对性的,如果不能抓住复习这次契机,基本没有第二次机会听老师讲这些内容。错过了,自己还不知道,考试结束才发现,悔之晚矣。师生对话中最经典之一是:

老师说:我都讲过了!

同学:讲过?

制定自己的计划,全力以赴

根据自己的升学愿望,制定一个合理的分数目标,从基础知识开始,坚持不懈,日有所获。

大家没有必要使用一个统一、详细的复习计划,这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同学们只要坚持上面所说的几条,跟着扎实去做就好。那具体的复习内容,熊老师也会在后面陆续发送。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巩固

提供必会知识、必会填图的微课和练习课件,同学们通过网络学习、观看视频、下载软件练习掌握。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提供地球知识、地图知识、地形、气候、河流、地区、探究等专题复习讲解和练习微课、课件,及其他电子版资料。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

提供中考模拟题数套并带答案的电子版课件,进行测试。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

中考仿真出题测试、难点、易错点提示。


推荐访问:中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